MCU 的 ADC 输入不是直接测电压,而是通过一个 采样开关 和 采样保持电容 (Csample) 来实现的。 工作过程: 采样阶段:开关闭合,外部电压源(也就是你的分压电路输出)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 Csample 充电到目标电压。 保持/转换阶段:开关断开,Csample 保持电压,ADC 内部进行模数转换。 所以,外部电路必须能在 ADC 采样时间内快速地给电容充电,否则会出现 ADC 读数偏低或不稳定。 2. 输入阻抗的限制 如果 R2 选择得很大,比如几百 kΩ,等效上就是在 ADC 输入端加了一个大阻值的串联电阻。 这样一来,给 Csample 充电的时间常数 τ 变大: 时间常数大,就意味着 Csample 充电速度变慢,在 ADC 的采样时间内电压可能还没完全稳定 → 结果偏差。 3. 为什么选 10 kΩ R2 越小,输出阻抗就越低,能更快地给 ADC 内部电容充电。 10 kΩ 一般是一个工程上比较安全的值: 既不会造成太大功耗(电路总电流主要由 R1 决定), 又能保证大多数 MCU(比如 STM32、PIC、AVR)的 ADC 采样电容在 1–2 μs 内充满。 这样 MCU ADC 输入端的采样电容就能在规定的采样时间内充电到正确电压; 避免因电阻过大导致 ADC 测量不准或数值抖动。